竹外横枝老屈盘,冰壶遥夜玉窗寒。
两公明日江南路,雪后园林子细看。

【注释】

天湖:在江西南昌,因湖形似天而得名。甲辰年(1060)冬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曾到天湖游览。乙卯年(1065)春苏轼再次来到天湖,写下此诗。

竹外:指竹林之外,即园内。横枝:指竹干上的分枝。老屈盘:形容树枝弯曲盘旋的样子。

冰壶:古人常用以比喻高洁的品格。遥夜:漫长的夜晚。玉窗:雕花木框的窗户,这里借指月色如玉。

两公:苏轼自谓和刘平甫。明日:明天,即将离去。江南路:苏轼任徐州(今属山东)太守时,曾由海道经扬州、镇江到苏州、杭州等处,故有江南路之称。雪后园林:指经过大雪覆盖的园林景色。子细看:仔细观赏。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天湖赏梅时写的送别词。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第二句写天湖之景,“横枝”二句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傲霜斗雪的风姿;第三句写惜别之情,“两公”二句点明离别之事,并暗含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诗的开头两句,先从环境入手。诗人在天湖上泛舟赏梅时,抬头望去,只见一丛丛梅花挺立在苍翠欲滴的竹林外,那枝丫横斜,盘旋交错,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而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洒下一片银白色的月光。这时,那晶莹洁白的月亮,就像一把巨大的冰壶,悬挂在天空中,映照出一派清冷的月色。诗人抓住天湖的夜色和月色,用“竹外横枝”“遥夜玉窗”这两个富有诗意的形象,写出了寒夜中梅花的清幽孤寂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寂寞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梅花。他看到那些梅花枝条横斜伸展,如同苍劲有力的老人般扭曲盘旋,给人一种坚韧不屈、刚正不阿的感觉。而在寒冷的冬天,这些梅花依然顽强地绽放着,它们不畏严寒,傲然绽放,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冰清玉洁,冰壶遥夜”。诗人用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坚强毅力。

诗人又回到了离别的主题上。他看到两位友人即将离开,不禁感慨万分。他希望两位友人在江南路上一路顺风,不要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同时,他也提醒两位友人要仔细地观赏沿途的美景,不要错过了那些美丽的风景。这里的“雪后园林子细看”不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