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无人伴苦吟,归鸦过尽日西沉。
须臾玉匣开尘镜,却有孤光共此心。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
朱熹七绝诗赏析
此诗为宋代诗人朱熹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朱熹的文学造诣以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 台上无人伴苦吟:描述了一个独自在台上读书或思考的情景,无人陪伴显得更加孤独。
- 归鸦过尽日西沉:归巢的乌鸦飞过,天色已晚,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结束。
- 须臾玉匣开尘镜:突然之间,仿佛打开尘封已久的古镜,照见自己的灵魂深处。
- 却有孤光共此心:在这宁静的夜晚,只有自己的孤独与坚定相伴。
- 译文:
- 台上无人伴苦吟:独自一人,在台前苦苦吟诵。
- 归鸦过尽日西沉:归巢的乌鸦飞过,天黑了,太阳落山。
- 须臾玉匣开尘镜:忽然间,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古镜,照见了自己。
- 却有孤光共此心:在这宁静的夜色中,只有自己的孤独与坚定相伴。
- 注释:
- 这首诗是朱熹所作的《次吕季克东堂九咏》中的一首,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
- 赏析:
- 孤独与自省:朱熹的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他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思考。
- 背景:
- 此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时期。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闲暇时光或独处时的一种心灵抒发。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宋代文化背景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