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外初非更有心,只于理内别虚灵。
虚灵妙用由斯出,故主吾身统性情。
【注释】
“训蒙”:训诲、教育儿童。“绝句”:诗体名,每首四句,共八句,故名“绝句”。
“心”:《易经》中说:“心为六凿之主。”《庄子·应帝王》云:“心者,君主也。”《孟子·告子篇》有“心之官则思”之说。
“性外”:指心之外的一切事物。
“初非更有心”:指心之外的事物,本无所谓善恶,但人能分辨善恶,是因为心的作用。即心外无物(或无善恶)。“初非”,即本来不是,指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
“只于理内别虚灵”:只有心才能区分出事物的是非、真假。
“由斯出”:从这产生。
“故主吾身统性情”:所以它主管着我的身体,统领着我的性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浅显,含义深刻。诗中以“心”为核心概念,阐述了其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
首句“性外初非更有心”指出了心与外界事物的关联。在白居易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人们之所以能够分辨出事物的善恶,关键在于心的作用。也就是说,心是决定事物善恶的关键因素。
第二句“只于理内别虚灵”进一步强调了心的重要作用。在这里,白居易将心比喻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能够分辨是非、真假。这种能力使得心成为了理解世界的关键所在。
第三句“虚灵妙用由斯出”则进一步揭示了心的神奇之处。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这种能力使得心成为了主宰世界的存在。
最后一句“故主吾身统性情”则是对前三句的总结。心不仅主宰着身体,更统领着人的性情。这意味着人的行为和情感都受到心的支配和影响。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要关注内心的变化和成长。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内心,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