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活动元无定,或出他乡入此乡。
猛省不知谁是主,只因操舍有存亡。
【注释】
元无定:即“元来无定”。元,同“原”。
或出:有时。
他乡:指外地。
此乡:指故乡。
猛省:突然醒悟,猛然觉悟。主:主宰,控制。操舍:操持取舍。
存亡:生死。
【赏析】
《训蒙绝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组诗,共四首,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冬,当时作者正为官于江州浔阳司马。这组诗以劝诫儿童读书学习为题,用平实的语言、浅近的诗句,对读书的重要性作了生动的说明。其内容如下:
其一
训儿及幼小,莫识心与性;
有似百宝箱,中有一寸金。
试将匣门闭,几日不开窥?
开匣看明珠,疑非世间物。
问是谁人得?谓言是君赐。
吾闻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
仲尼圣者贤,孔门弟子记之。
周公制作礼,周家制度垂后嗣。
周公名姬旦,文王孙子也。
姬旦生武王,犹子犹孙也,
姬旦有遗训,传与周公知。
周公能受之,周公圣者也。
圣者能教人,教人必以礼。
人不学礼则乱,
《诗》、《书》多礼仪。
《诗》三百篇,《书》春秋类,
言行皆有节,可为师表则。
然愚民不晓知,
唯思坐卧念起居。
经书既阅读,礼仪又习之。
经书礼仪熟,然后可以施。
施之则为善,行之则为师。
为人虽在下,
位虽在人臣,
当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高矣。
他人虽尊贵,
位虽在上位,
应须谦他人,谦他人则己卑矣。
他人虽贤圣,
位虽在上位,
应须听他人,听他人则己闻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从他人,从他人则己安矣。
他人虽贤圣,
位虽在上位,
应须顺他人,顺他人则己泰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恭他人,恭他人则己贵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恕他人,恕他人则己富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宽他人,宽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信他人,信他人则己高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
位虽在上位,
应须敬他人,敬他人则己大矣。
他人虽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