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利犹能安则难,且从利做莫空安。
悬知等级无他义,去尽私心只一般。

【注释】

安仁:指唐代文学家韩愈。语利:指语言中有利和有害的一面,即所谓“利”与“害”。利安则难:指有利就有困难。安:安定、安全。空:无。悬知:深知。等级:这里指社会等级制度。去尽私心:去掉自私自利之心。一般:普遍。

【译文】

韩愈说:“我写诗教人时,首先指出语言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人们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至于陷于困境,即使暂时没有摆脱困境也不会成为永远的祸患。”接着他进一步指出:“在社会等级制度中,并没有其他的意义,只有把个人利益放在一边,才能使大家平等。”

【赏析】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七年(西元812年)冬,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今河南洛阳)任职。这首诗是他教导学生的一篇教学论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章。

韩愈主张“性三品”(见《原性》),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等之别,而以“上品”为贵。他提出“性三品”的理论,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尖锐矛盾。他主张“上智”的人应该“尚贤使能”,使统治者和人民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下愚不移”的人应该“教化被遗”,使其能够接受教育改造,成为有用的人。

韩愈提倡“仁义之道”,“以文为教”。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要求,强调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师要“训蒙”,就必须首先明确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他指出,学生之所以“利”与“害”并存,就在于他们不能分辨是非善恶,不能明辨利害得失,因此必须加以教育引导。

文章开头两句,韩愈指出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利”“害”“利安则难”“且从利做莫空安”。“利”是指有利和有害两面的东西,“害”是指有害的一面,“安”是指安定、安全。这两句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利”“害”“利安”“害”四个字都是名词,分别代表有利和有害的一面。“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安定、安全。“难”字在这里表示容易陷入困难的意思,“空”字在这里表示没有作用或意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学生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有利就有困难的问题,而且即使暂时没有陷入危险也不要紧,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陷入永远的危险之中。

第三句“悬知等级无他义”,是对第二句的解释和补充,指出社会等级是没有其他意义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等级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而不是用来制造矛盾的。

第四句“去尽私心只一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使人们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要消除自私自利之心。这里的“一般”是指普遍、普遍适用的意思。韩愈认为,人们只有把个人利益放在一边,才能使大家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最后一句“去尽私心只一般”,意思是说,只有消除自私自利之心,才能使大家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里的“一般”是指普遍、普遍适用的意思。韩愈认为,只有消除自私自利之心,才能够使大家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