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怨人尤两不形,欿然下学是功程。
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是相酬理与心。

【注释】

  1. 莫我知:没有人了解。
  2. 夫三首:指《训蒙诗》中的三首诗。
  3. 天怨人尤(yóu):上天的怨言,人间的责备。
  4. 两不形:即“不可见”。
  5. 欿然(wěi rán):自得的样子,形容自己学习刻苦。
  6. 功程:功劳。
  7. 了无可使人知处: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人了解。指学问很深。
  8. 相酬理与心:相互酬答,以理相合。指学问和道理互相印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诵三首《训蒙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理解。
    第一句“天怨人尤两不形”,意思是上天的怨言和人间的责备都不可显现,强调了学问的高深莫测。这里的“两不形”表示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需要自己去体会。
    第二句“欿然下学是功程”,意思是虽然学问深奥难以理解,但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功程。这里的“功程”表示学问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第三句“了无可使人知处”,意思是已经做到了无人能够了解的程度,强调了学问的高深和独特性。这里的“无可使人知处”表示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够了解的境界。
    第四句“尽是相酬理与心”,意思是所有的道理都是相互酬答,与自己的内心相合,强调了学问的深刻内涵和哲理性。这里的“相酬理与心”表示所有的道理都与自己的内心相合,形成了一种共鸣。
    这首诗通过对《训蒙诗》的咏诵,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理解。诗人通过咏诵三首《训蒙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