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流已咽,阴岭寒方结。
忽值早梅春,未恐芳心歇。
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
千里寄相思,相思政愁绝。
《怀山田作二首》解析:
- 诗词原文:
冰溪流已咽,阴岭寒方结。忽值早梅春,未恐芳心歇。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千里寄相思,相思政愁绝。
- 译文:
溪水已经凝固,山谷中的山峰依然寒冷。突然遇到了早梅,但并不担忧它凋零的心绪。虽然美丽却带着一丝忧伤,它总是在为谁而折枝呢?我隔着千山万水将思念寄托给你,这份相思让我的心情变得愁苦不已。
- 注释:
- 冰溪流已咽:描述溪水因寒冷而冻结,声音消失。
- 阴岭寒方结:描绘山峰因天气寒冷而显得更加阴沉。
- 忽值早梅春:指在早春时节遇到梅花盛开的美景。
- 的皪终自妍:形容梅花虽美却带着哀愁,最终绽放却不免凋零。
- 殷勤为谁折:暗示了梅花虽然美艳却孤独地开放,可能为了吸引欣赏者而来。
- 千里寄相思:通过距离来传达深厚的情感和思念。
- 相思政愁绝: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愁苦到了极点。
- 赏析:
这首诗是朱熹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艺术表现。诗中通过“冰溪”和“阴岭”等自然景象,勾画出一幅冬日山间的图景。诗人以“早梅”作为自然界的一个亮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希望。然而,即便梅花如此美丽,诗人也不禁感叹其“芳心”,即花的生命短暂,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哀思。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人的情感世界,“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描述了即使梅花再怎么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丽,也无法避免最终的凋零。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人在世间的孤独和挣扎。“千里寄相思”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情感的距离感,表达了跨越重重困难去追求爱与思念的愿望。最后的“相思政愁绝”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强度,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动人的感情色彩。
《怀山田作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联系,是朱熹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它不仅捕捉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以及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特理解及其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