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秋山气深,日落林景翠。
亦知后骑迫,且复一流憩。
环瞻峰列屏,迥瞩泉下濞。
永怀仙陆子,久挹浮丘袂。
于今知几载,故宇日荒废。
空馀醮坛石,香火谁复继。
更怜韦刺史,五字有真意。
虎竹付归人,悲风起横吹。
沉吟向绝迹,浩荡发幽寄。
来者知为谁,念我傥三喟。

【赏析】

此诗是杜甫的七律,为同游诸兄所作。前四句描写秋日山林景色,五至八句写诗人与诸友共赋《醉石简寂》之乐,九至十四句写诸友各赋一诗呈上,并有感于韦刺史的五字真意,十五、十六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末六句写诗人自伤身世。全诗以写景为主,而景中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首联写秋日山色深翠。颔联“后骑”指后面的人,即随从之人。“且复”犹言暂且。颈联写环望四周的景物,峰如屏列,泉声如琴瑟之声。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想到友人已久居异乡,空余醮坛石头,香火谁复继。更怜韦刺史,五字有真意。韦刺史是韦皋之子韦夏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春,韦皋任西川节度使兼剑南三川观察使。次年冬,调韦夏卿为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川节度等使。大和四年(830),韦皋又让位给儿子韦夏卿,韦夏卿于是年十一月出镇剑南东川。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蜀途经夔州时。夔州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杜甫在夔州与友人相会饮酒赋诗,十分愉快。但诗人又感到自己飘泊在外,不能尽兴,因而写下这首诗。首联“天秋山气深”,点明时间是在秋天,写山中的秋色;“日落林景翠”,点明时间是在傍晚,写树林的景色。“亦知后骑迫”一句,写诗人看到后面有人骑马赶来了,“且复”是暂且的意思,表示诗人要暂作停留的意思。“流憩”是流连徘徊。这句说诗人暂且流连徘徊一会。“环瞻峰列屏,迥瞩泉下濞。”环视四周,群山像屏风一样排列着;远看泉水奔流而下,发出潺潺的声音。颔联写诗人与朋友饮酒赋诗,互相唱和,十分快乐。颈联写他们面对峻岭危岩,泉水激荡的清音,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诗人的感受,也写出了当时环境的特点和气氛。尾联“永怀仙陆子,久挹浮丘袂”二句,是说诗人永远地怀念那位仙人般的好友陆子,长久地举起那衣袖上的神仙之气,表示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于今知几载”以下六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尾联“念我傥三喟”,意思是说:想我如今已经三年没有见到你了!慨叹岁月无情,人事全非,感慨万千。尾联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不是一般地怀念,而是怀着深厚的感情,真挚的感情,深沉的感情,这是感人肺腑的真情实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幽美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