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注释】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奉命与尤延之一起主持庐山杂咏的诗文。
- 《庐山杂咏》共四十二首,其中尤延之所作有十首。
- 白鹿洞书院,北宋著名书院。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郊,宋初建学于庐山香炉峰下,以白鹿洞为名,故址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南龙宫山中。
- 行寻庆云寺:行走在寻找庆云寺的路上。
- 想像昭陵时:想象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葬于此地的情形。
- 门前杉径深:门前有一条深深的杉树径。
- 屋后杉色奇:屋后的杉树颜色奇特。
- 空山岁年晚:空山里年岁渐渐变老。
- 当年雨露恩:当年这里得到了雨水和露水的恩泽。
- 匠石不敢睨:匠石不敢斜眼看。
- 孤标俨相持:孤独的山峰直立相持。
- 更启石室藏:进一步打开石室藏。
- 仰瞻天像垂:仰望天空,仿佛看到天像下垂。
- 愿以清净化:希望以此清净化育。
- 永为太平基:永远作为太平的基石。
【译文】
我奉命与尤延之一起主持庐山杂咏的诗文。
休假之时我随意驾车出游,不知去哪里呢?
在路上我寻找庆云寺,想象当年唐太宗葬于此地的情形。
门前有一条深深的杉树径,屋后杉树的颜色非常奇特。
在这空旷的山中岁月渐渐老去,郁郁葱葱的杉树依然凌寒而立。
当年这里得到过雨水和露水的恩泽,千载以来它仍然生长得茂盛。
工匠也不敢斜眼看它,因为它孤高独立相对峙。
更打开石室收藏,仰望天空,仿佛看到天像下垂。
我希望以此清净化育,永远作为太平的基石。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庐山风景的诗。诗人游览庐山白鹿洞书院附近的风景名胜,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并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