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兹游览富,翻令怀抱伤。
谁哉可告语,举俗昏且狂。
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
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
【注释】
“山北纪行十二章”,指《山阳公载记》的序文。
“以兹游览富,翻令怀抱伤。”意思是因为到这地方游览而感到富有,反而使我内心产生悲伤。
“谁哉可告语,举俗昏且狂”意思是:谁能与我诉说呢?整个世俗都昏昧而疯狂。
“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意思是:天地间有真诚之心,太阳月亮照耀着大地。
“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意思是:茫茫宇宙中,谁又能主宰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春游江夏时所作。当时李白已由翰林学士贬谪至南陵长史、青阳太守。诗人在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抒发了内心的悲愤和感慨。诗中的“怀”、“伤”二字道出了他的心境:一方面为国事忧虑;另一方面又为个人遭际不平。
首句写游览的欢乐,第二句写因游览而生的悲哀。开头四句是第一层意思,后四句是第二层意思。“以兹游览富”,即因游览山北的美景而感到富裕,但“富”反使人“怀伤”。“谁哉可告语”意为:“谁能与我共语呢?”“举俗昏且狂”意谓“整个社会昏聩而又狂乱”。这里既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苦闷,又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乾坤”指天地万物,是诗人的自称。这里说:“天地之间有着真诚的心,太阳与月亮放射出光明。”诗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真诚之心,日月光辉普照大地,这是自然规律。然而他感到自己被压抑,无法施展抱负,因而发出了深沉的感叹。
“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此柄”指诗人自己的理想和主张,“孰”同“谁”。“茫茫宇宙内”,诗人放眼宇宙,感叹人世间万事万物,只有天地才是主宰一切的。诗人用这一问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分表现了李白诗歌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