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帐将辞去,猿猱不忍啼。
琴书自为乐,朋友孰相携。
丹灶非无药,青云别有梯。
峡山余暂隐,人莫拟夷齐。
【注释】
- 蕙帐:指香帐。将辞:即将离去。猿猱:猿猴和猕猴,常攀援树木,性情凶猛。啼:叫。
- 琴书:以琴、书自娱,为乐。相携:相伴同行。
- 丹灶(zhào):丹炉,炼丹用的炉子。非无药:不是没有丹药。青云:指仕途。别有梯:另有一条升官之路。
- 峡山:指庐山。夷齐:指商朝末期的伯夷、叔齐,因避纣王之乱隐居不仕,后成为忠臣孝子的典范。拟:比。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从庐山归隐后,面对青山绿水,不禁想起当年出仕时的情景。他想起了自己曾与友人一起登高作赋,饮酒弹琴;也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在清远峡的蕙帐中告别,猿猴们哀鸣不止,不忍离去,这都勾起了他深深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咏怀诗。
首联写自己将要离开官场,回到庐山故居。“蕙帐”指香帐。蕙草是一种香气浓郁的香草,古人常将蕙草做成香囊,悬挂于帐中,以辟邪气。“将辞”,即将离去。“猿猱”,指猿猴和猕猴,常攀援树木,性情凶猛。“不忍啼”,不忍心让它们悲啼。这里用猿猴和猕猴的形象,来反衬诗人对仕途生活的眷恋和不愿离去的心情。
颔联写自己回归山林以后,依然能自得其乐,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琴书”指以琴、书自娱,即读书弹琴。“为乐”,就是以此为乐事。“孰相携”,谁能与我相随同行呢?“孰”,谁字。“孰相携”,即谁还能与我相伴同行。这里的“孰”,是疑问代词,意为“哪”。“孰相携”,意思是谁能与我相伴同行啊!“琴书”、“琴书相携”都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仕途失意的不满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颈联写诗人在庐山上看到丹炉炼丹,悟出了人生道理,因此不再去求仙问道,而是另辟蹊径,踏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丹灶”,指丹炉,炼丹用的炉子。“非无药”,不是没有丹药,这里指不是没有成仙的希望。“青云”,指仕途。“别有梯”,另有一条升官之路。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把隐居当作一种升官的途径。“别有梯”,意味着在仕途之外还有另一种途径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不满,又表现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写诗人在山中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想起了当年的友人,他们曾经一起登上高山,俯瞰群峦,吟诗作赋,饮酒弹琴,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如今他们各奔东西,有的已经归隐山林,有的则仍然在官场上奔波忙碌。诗人感慨万分,认为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与当年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不要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东西了。
此诗以记叙和抒情为主,兼有议论和描写,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