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裁诗特地催,花须着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要明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然后,对全诗进行逐句翻译;最后分析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效果。
【答案】
(1)
着意裁诗特地催,花须着意听新诗。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译文:(我特意为桂花裁剪了诗篇来催促它开花,桂花一定要仔细聆听新写的诗歌。花香还没有散发出来就像金色的米粒,花蕊还藏在绿色的枝叶中。不是气候寒冷才迟迟开放,是因为知道花长得好所以开得慢。也该趁着现在没有雨没有风的时候,不要等到菊花盛开霜露凝结。
(2)
本诗词中的“催”“须”等词语,是诗人对桂树精心呵护的结果,也是他希望桂树能够尽快绽放的美好愿望,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赏析:
以桂树喻人,托物言志,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为桂花裁剪诗篇来催促她开放,表现出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后半部分,写桂花之所以迟迟不绽,并不是因为气候寒冷,而是因为它知道如果过早开放,则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会招来蜂蝶采蜜的骚扰。这两句写出了桂花的性格,既生动又形象。最后两句,写诗人认为,桂花应该趁现在天气晴暖,没有风雨的时候开花。如果等到秋霜凝结、露水凝固的时候再开花,那就太晚了。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桂花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