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青山换玉尖,了无尘翳半痕兼。
寒鸦打食围沙渚,冻雀藏身宿画檐。
野外易寻东郭履,月中难认塞翁髯。
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风姨号令严。
【注释】
雪二首:作者自注:“余客居西湖。”此诗写雪景。
玉尖:指山峰。
沙渚:水中的小岛,这里指西湖中的湖心亭。
画檐:古建筑上绘有彩画的檐口,这里比喻梅枝。
东郭履:东晋王献之爱妾绿珠常穿之鞋。
塞翁髯:指胡子,因“髭须”音同“髭须”。
风姨号令严:即“风姨”吹得厉害,梅花任性而开(不受约束)。
【赏析】
《雪二首》,这是作者在杭州时写的两首咏雪的七绝,作于宋理宗淳烇六年(1279)冬。
第一首前两句写山巅积雪,后两句写雪中景物。
起句“一夜青山换玉尖”,是说一夜之间,山巅上的白雪好像变成了白玉一般晶莹剔透,把青翠的山尖映衬得分外美丽。这“玉尖”一词用得好,它既形容了雪白、洁白,又暗喻了山峰苍劲、挺拔。“半痕兼”三字,写出了雪与山峰浑然一体的景象,使人感觉到雪的纯净和山的雄伟。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中含意,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寒鸦打食围沙渚,冻雀藏身宿画檐”,这是写雪中禽鸟的活动。前一句写“寒鸦打食”,说明天寒地冻,百禽蛰伏,而乌鸦却依然在沙滩上觅食。这一句虽只写了一个“寒”字,但却给人以寒气逼人的感觉,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寒鸦觅食的叫声。后一句写“冻雀藏身宿画檐”,说明天冷地冻,百兽冬眠,而雀鸟却躲在雕花的房屋檐角下避寒取暖。这一句虽只写了一个“冻”字,但却给人以严寒刺骨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凛冽的气氛。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禽鸟的活动,进一步衬托出天气的寒冷,同时也为下文写梅花开放埋下伏笔。
第二首前两句是写梅花开放。起句“野外易寻东郭履”,是说在野外很容易找到一双东郭先生所穿的草鞋。东郭先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以救济灾民著称,他穿的草鞋很破旧。这两句诗用“易寻”来表示东郭先生所穿的草鞋容易得到,从而表明了梅花的开放并不难找。后两句是写梅花开放。前一句“月中难认塞翁髯”,是说月亮里很难辨认出老头儿的胡须。塞翁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老人,他因为担心自己年老的儿子会遭逢不幸,所以总是警惕备防,结果儿子真的被胡人俘虏了。后来他儿子从胡人手里回来,头发已经全白,而他却仍然健在。这两句诗用“难见”来表示胡须很难看到,从而表明了梅花开放不易被人们发现。后一句“不管风姨号令严”,是说不管风姨怎么吹,梅花还是任性地开放。这里的“风姨”是指风神,“号令严”是说她的呼啸声很厉害。这两句诗用“不顾”、“任性”来表示梅花不畏风神的威胁,自由自在地开放。
第三首前两句是写梅花开放。起句“梅花恣逞春情性”,是说梅花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春情。这一句既表现了梅花的旺盛生命力,又表现出它的傲骨精神;既表现了梅花的妩媚多姿,又表现了它的高洁品格。后一句是写梅花开放时的情景。“不管风姨号令严”,是说不管风姨怎么吹,梅花还是任性地开放。这里的“风姨”是指风神,“号令严”是说她的呼啸声很厉害。这一句既表明了梅花不畏风神的威胁,自由自在地开放,又表现了梅花不随俗流的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雪、梅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赞美了它们的高洁品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