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亭前梧叶稀,穿针楼上觉秋迟。
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
七夕
拜月亭前梧叶稀,穿针楼上觉秋迟。
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
注释:
- 拜月亭: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汉阳区。
- 梧叶稀:梧桐树叶稀疏。梧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在秋天开始落叶。所以这里说“梧叶稀”表示秋天的到来。
- 穿针楼上:指女子在楼上用针线缝制衣物。穿针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常用于节日或庆典等场合。
- 天孙:即织女,是中国神话中的织布神。
- 贪欢笑:形容织女非常快乐,因为牛郎即将到来。
- 那得工夫赐巧丝:意思是说牛郎织女相聚的时间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展示他们的手艺,所以只能匆匆忙忙地完成一些基本的工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精雕细琢。这里的“工夫”指的是时间和技能,“那得”表示“哪里来得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乞年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拜月亭”、“穿针楼上”都是七夕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场所,而“梧叶稀”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秋天的到来。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节日习俗的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