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云黯黯暮天寒,半卷珠帘未欲眠。
独坐小窗无伴侣,可怜霜月向人圆。

霜夜

彤云黯黯暮天寒,半卷珠帘未欲眠。

独坐小窗无伴侣,可怜霜月向人圆。

注释:

彤云:红色云霞。

黯黯:昏暗貌。

暮(mù)天:傍晚的天色。

寒:寒冷。

半卷:打开一半。

珠帘:指用珠子做成的帘子。

未欲眠:不想睡觉。

独坐:独自坐着。

小窗:较小的窗户。

无伴侣:没有伴侣。

可怜:可惜。

霜月:即下弦月,因农历九月十五前后出现于天空,故称“下弦月”。

向人圆:向着人们团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和情感,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首句“彤云黯黯暮天寒”,描绘了一幅暮色苍茫的夜空图景,暗云密布,天色渐暗,寒气逼人。这里的“彤云”指的是红色的云朵,而“黯黯”则形容其颜色深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两句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了夜晚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次句“半卷珠帘未欲眠”,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孤独状态。诗人在半卷珠帘之后,静静地坐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里的“未欲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焦虑,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但又有些不安和忧虑。这一句通过动作和心理描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独坐小窗无伴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小窗边,没有其他的陪伴,只有自己相伴。这句中的“无伴侣”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他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可以倾诉的朋友。这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状态的描绘,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孤独的情感。

最后一句“可怜霜月向人圆”,则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诗人看着天空中的霜月,感叹其美丽却又无法与人共享。这里的“可怜”表达了诗人对霜月的喜爱之情,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无法与人分享这种美好心情的无奈。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