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画柱照清沦,俯见游鯈不可缗。
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解藏身。

【解析】

题干“翠碧”提示本题是写景诗,要抓住景物特征。

“长桥画柱照清沦”,长桥上的画柱映照着清澈的河水,这是写桥的美,也暗指人的心境美。

“俯见游鯈不可缗”,从高处向下看,只见游鱼在水中自由地穿梭,它们在水草丛中穿行,好像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儿,无法用丝线拴住。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清澈、鱼儿的自由。

“山影半溪丛筱密”,“山影”指山色,“丛筱”指丛生的野草,“密”形容野草长得稠密。这句写的是山色映入水中,与水草相映生辉。

“谁知翠碧解藏身”,谁能知道这些青翠欲滴的水色能够隐藏自己的形体。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水面上的倒影,也指那些隐没在水下的鱼儿。

【答案】

译文:

长桥上的画柱映照着清澈的河水,俯视水中,只见游鱼在水中穿梭,仿佛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儿,无法用丝线拴住。山影映入水中,与水草相映生辉。谁又能知道这些青翠欲滴的水色能够隐藏自己的形体呢?

赏析:

写溪上景色。开头二句写长桥之美,以桥为界,桥外是澄明的河面,桥内是茂密的丛林。第三句承上,描写溪中游鱼。“游鯈不可缗”,意谓鱼儿自由自在,无法捕捉。“不可缗”即不能捕捞。第四句紧接前三句,由溪中之景转入岸边之景。“山影半溪丛筱密”,“山影”指山色,“丛筱”指丛生的野草,“密”形容野草长得稠密。两句合起来,写的是山色映入水中,与水草相映生辉。末两句写水色能掩鱼身。“翠碧”是说水色如翠绿般碧透;“解藏身”是说水草茂盛得能把鱼儿掩藏起来。全诗写景清新,富有诗情画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