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足迹扫尘寰,坐看筇枝上藓斑。
豢得箨龙千尺就,却教行水绕空山。

诗句释义

  1. “报恩寺”:这是诗的标题,表明了诗人要讲述的故事或描绘的场景是关于报恩寺的。报恩寺可能与某种宗教或信仰有关,或者是一个有特殊故事和传说的地方。

  2. “道人足迹扫尘寰”:这里的“道人”指的是修行的人或僧人,他们以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来超脱世俗纷扰。“足迹扫尘寰”意味着道人的行走没有留下尘埃,显示出他的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3. “坐看筇枝上藓斑”:筇枝是一种用来支撑杖的竹棍,这里暗示了道人坐在筇枝(即筇竹制成的拐杖)上休息。“坐看”表示道人并不急于行动,而是静静地坐着观察周围的一切。“藓斑”则是指筇枝上附着的青苔,这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静谧。

  4. “豢得箨龙千尺就”:这里的“箨龙”指的是笋芽,而“豢得”则意味着道人巧妙地培育或守护这些笋芽。“千尺就”说明笋芽成长迅速,长到了很高的高度。这个描述展现了道人对自然生长规律的理解及其精心培养的结果。

  5. “却教行水绕空山”:这里的“却教”表达了一种安排或计划,可能是在某种仪式或活动中有意识地让水流绕过某些地方。“空山”指的是山中空旷之地,可能是一个隐蔽或神圣的地方。这句话可能暗示着道人通过这样的安排,让自然景观更加和谐,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译文

报恩寺道人足迹扫尘寰,
坐看筇枝上藓斑静静观。
饲养箨龙千尺长,巧妙布局绕空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禅意生活。诗中的“报恩寺道人”不仅是一个修行者的形象,也隐喻了一种追求精神净化和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通过描述道人行走于寺院、静坐观察自然以及精心养育笋芽等细节,诗人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整首诗流露出的是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