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迟客异县,名氏藏丹丘。
希世非夙尚,素餐愧前修。
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
眷焉抚平生,信亦无几求。
蒙笼小窗底,图史漫不收。
篝灯揩病眼,昏花乱蚍蜉。
愚儒未忘世,抚事非所谋。
不如遂捐书,卒岁以优游。
怀胶睨昆墟,浊浪排高秋。
知难有明训,吾其老锄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夜坐
释义:夜晚坐下来写作或思考。
- “栖迟”:指长时间停留在某地,不急于离开。
- 客异县:客人来自不同的县。
- 名氏藏丹丘:名字和姓氏隐藏在山中。
- 希世非夙尚:追求世俗并非出于本心。
- 素餐愧前修:白白吃饭却让前人失望。
- 日耗大仓陈:每天消耗大量的粮食。
- 一饱宽百忧:一顿吃饱可以解除许多忧虑。
- 眷焉抚平生:怀念着过去的生活。
- 信亦无几求:相信也不需要太多的东西。
- 蒙笼小窗底:笼罩在小窗户下。
- 图史漫不收:书籍随意翻阅而不受拘束。
- 篝灯揩病眼:点燃灯火来擦去眼中的泪水。
- 昏花乱蚍蜉:形容视力模糊,难以辨认东西。
- 愚儒未忘世:愚钝的人仍记得世事。
- 抚事非所谋:处理事情不是自己的本意。
- 卒岁以优游: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 怀胶睨昆墟:怀念故乡,望着远方的村庄。
- 浊浪排高秋:浑浊的波浪冲刷着高高的秋天。
- 知难有明训:知道困难并明白其中的教诲。
- 吾其老锄耰:我将像农人一样老去,从事耕作。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他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村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诗中的“栖迟客异县”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满足。然而,他也意识到这种生活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感到空虚和遗憾,因为他知道“素餐愧前修”。
诗的中间部分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困惑,“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他感叹自己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粮食,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他的忧虑,这让他感到沮丧。同时,他也怀念着过去的简单生活,“眷焉抚平生”,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感慨。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希望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不再被世俗所困扰,也不再需要过多的物质来满足自己。他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知识和学问,过上悠闲的生活。这种态度虽然看似消极,但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既享受着隐居的乐趣,又对现实生活有所不满。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