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解析】

此诗为初到曲江时作。作者自度岭至曲江,携家五六人,卜居于依古寺,爱日向初春,而时时有喜,端无去客嗔。诗人以简淡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卷,流露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此诗的赏析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首尾两句是说“我”来到这幽静的地方,与家人相依相伴,过着安宁的生活。中间六句写“我”在曲江的日子。“卜居依古寺”,说明“我”来到曲江后,就住在一座古寺里。“爱日向初春”,说明“我”喜爱春天,喜欢春天的阳光。“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写出了“我”对这里的留恋之情。最后两句是说“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不寐,思念家乡,盼望早日回家乡去。

【答案】

译文:

渡过岭南三百里地,携带家人五六人同行。

选择一处古寺作为居住之地,喜爱着初春的阳光。

时时有喜悦之情,没有离开客人时的生气。

团团围坐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注释:“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等词均表明作者到达岭南后,带着家人一同来到这里,并选择一处古寺安身。“爱日向初春”表明作者喜爱春天的阳光,也表明作者喜爱这个地方,愿意在这里度过时光。“时有”二句表明自己对岭南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明作者没有离开朋友的生气,表明作者在这里过得快乐。“团栾”指团聚的意思,这里指自己和家人在一起。“不寐守庚申”表明自己夜深不寐,思念家乡,盼望早日回家乡去。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了诗人初到岭南时的所见所感所思。全诗以“我”为中心来展开叙述,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