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描述了作者所见的江南美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第一联: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注释:
- 松竹萧森:指松树和竹子茂密而幽静。
- 水石闲:水面和石头显得悠闲自在。
- 亭台高下耸层峦:指的是亭台建筑在高低错落的山峦之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赏析:
此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山水画面。诗人通过“松竹萧森”与“水石闲”这两个词汇,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亭台高下耸层峦”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建筑特色,以及它们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第二联: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注释:
- 环观叠嶂:形容四周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岭。
- 千重碧:指绿色的山峰色彩丰富、层次分明。
- 俯瞰澄江万顷寒:从高处向下看,可以看到清澈的江河像被冰雪覆盖一样洁白无瑕。
赏析:
此联进一步展示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通过对山岭和江河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图。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第三联: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注释:
- 佳景:指优美的景色。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
- 诧:惊讶的意思。
- 画图:指绘画作品。
- 北人:指南方的人。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样的景色确实值得在南方地区引起人们的惊叹,同时也认为这些美丽的景色足以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这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第四联: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注释:
- 使君:指地方官员。
- 贤雅:指有德行和才能。
- 行乐:指娱乐活动。
- 东山谢安:指东晋名士谢安,他以清谈著称,善于享受生活。
赏析:
此联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使君)能够欣赏自然之美并乐于享受生活的赞赏。同时,诗人也用东山谢安的例子来强调,在自然美景面前,人们应该放下繁文缛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愉悦。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