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怯风露,愁怀厌甲兵。
人居绝域久,月向此宵明。
轮仄初经汉,光分半隐城。
迟迟不肯下,应识异乡情。

注释:

十七夜对月 —— 指农历的十五日夜晚,即中秋之夜。

病骨怯风露 —— 我的身体虚弱,害怕风和露气。

愁怀厌甲兵 —— 忧愁的心情厌倦了战争。

人居绝域久 —— 长时间生活在边远荒僻之地。

月向此宵明 —— 此宵明月格外明亮。

轮仄初经汉 —— 月亮运行至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称为“秋分”。

光分半隐城 —— 月光在天空中被分成一半,一半隐没在城中。

迟迟不肯下,应识异乡情 —— 月亮久久不下落,应当知道这是异乡之人所望见的月景;意思是说,即使自己身在异乡,但看到这轮明月仍然会思念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所作,写于中秋佳节。诗以“对月”为题,借咏赏中秋之月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点出题目中的“对月”,交代时间、地点、环境。颔联两句写自己身体虚弱,厌恶战争,长期生活于边远荒凉之地,更衬托出“对月”时的孤寂心境。颈联写“对月”所见,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夜月图: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月光洒满大地;月光映照出半个城影,使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尾联抒发自己的情感。虽然身处他乡,但看到这轮明月,仍会感到思念故乡的情怀。全诗构思新颖,意境清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