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太守垂金鱼,玉杯宴客离京都。
曾骑天马出沙漠,万里行冰渡河朔。
归来却厌承明庐,欲学鸱夷蹈寥廓。
三吴风物故乡关,人望旌旗何日还。
壶浆劳问有耆老,杖策登临知旧山。
清江一水分吴越,越山岧峣更孤绝。
禹穴烟霞翠不收,往往云中见仙阙。
秋风剡溪生早凉,鉴湖一夜飞清霜。
彩舟系缆浣纱石,绮筵应得调笙篁。
此时诗兴谁能御,照耀骊珠月宫吐。
只恐彤庭急诏催,桃源不许长为主。
都门疏雨柳轻明,送客萧萧千马鸣。
须臾画鹢东飞去,欻见淮山天外青。

诗句解释:

  1. 送程给事知越州:送给程某(可能是一个官职)的诗歌,主题是关于他即将被派往越州(今浙江绍兴)担任知州。
  2. 会稽太守垂金鱼: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太守官服上挂着金鱼,这是一种象征地位的装饰品。
  3. 玉杯宴客离京都:在玉杯中宴请客人,准备离开繁华的京城。
  4. 曾骑天马出沙漠:曾经骑乘天马奔驰在沙漠之中。
  5. 万里行冰渡河朔:行走在万里之外,渡过了寒冷的河川。
  6. 归来却厌承明庐:回到家乡后却厌倦了朝廷的住所(承明庐)。
  7. 欲学鸱夷蹈寥廓:想要效仿鸱夷子(传说中商朝末年的一位贤臣)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广阔天地之间。
  8. 三吴风物故乡关:指江南地区(三吴)的风情与风光,以及这些风光与自己故乡的关联。
  9. 人望旌旗何日还:人们对他的期待和希望,何时能够回来。
  10. 壶浆劳问有耆老:百姓们为他的到来准备了酒食,询问是否有长者在场。
  11. 杖策登临知旧山:拿着拐杖登上山顶,回忆过去的时光。
  12. 清江一水分吴越:清澈的江水将吴越分隔开来。
  13. 越山岧峣更孤绝:越山高耸入云,更加显得孤独。
  14. 禹穴烟霞翠不收: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时所挖下的洞穴,烟雾缭绕中的山石依然翠绿。
  15. 往往云中见仙阙:常常在云端中看见神仙居住的宫殿。
  16. 秋风剡溪生早凉:秋风带来了清凉的气息,让剡溪的水变得凉爽。
  17. 鉴湖一夜飞清霜:夜晚时分,鉴湖上的湖水飞起了一片片清白的霜花。
  18. 彩舟系缆浣纱石:彩色的船只系在河边,船夫们正在浣洗着纱巾。
  19. 绮筵应得调笙篁:华丽的宴会上应该演奏美妙的乐曲,使用笙和竹制的乐器。
  20. 此时诗兴谁能御:在这个时候,谁又能抵挡住诗人的文采和灵感呢?
  21. 照耀骊珠月宫吐:月亮如同一颗闪耀的骊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22. 只恐彤庭急诏催:只怕皇帝突然下诏,让他赶快回去。
  23. 桃源不许长为主:桃花源不允许他长久地居住在那里。
  24. 都门疏雨柳轻明:京城郊外的柳树被疏落的雨水打湿,显得格外清新。
  25. 送客萧萧千马鸣:送行的马匹在空旷的原野上奔跑,发出阵阵嘶鸣。
  26. 须臾画鹢东飞去:转眼间,一只白色的画鹢(一种古代的船只)向东飞去。
    诗句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作者在送别程某(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名人)前往越州(今浙江绍兴)任知州的情景。全诗以送别为线索,展现了越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同时,诗人通过对越州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整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