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款书丈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
何为寥寥宝是似,遭乱真归火兼水。
千年谁人能继趾,不自名家殊未智。
嗟尔方来眼须洗,玉躞金题半归米。
诗句释义与译文:
贞观款书丈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 - 这句意味着在贞观年间(627-649),有人赠送给子敬范(即王羲之)的一幅新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被形容为“丈二”大,意指其尺寸之大。同时提到,这种书法作品不容许儿子或孙子去专门追求父亲的名声。
何为寥寥宝是似,遭乱真归火兼水。 - “何为”和“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疑问和肯定的意思。这里的“寥寥”可能指的是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稀疏而简约,而“宝是似”则可能是指书法中蕴含的珍贵和美丽。接下来的“遭乱真归火兼水”,可能暗喻了书法因乱世而更加珍贵,如同火焰和水流般难以捉摸。
千年谁人能继趾,不自名家殊未智。 - 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上能继承父亲书法成就的人的赞美。”谁人能继趾”意指无人能够超越或匹配前人的才华。最后的“不自名家”强调了独立和自成一派的重要性,即使不是通过传统的家族传承。
嗟尔方来眼须洗,玉躞金题半归米。 - 这是对后来者的期待,要求他们要有新的视野和认识,摒弃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欣赏艺术。这里的“玉躞金题”可能是指书法作品中使用的装饰性元素,而“半归米”意味着这些装饰元素可能更多地被视为次要部分,而不是书法本身的核心魅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从诗中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审美的追求。诗中的“不许儿奇专父美”表达了一种对传统尊重的态度,同时也鼓励后代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突破。整首诗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又鼓励后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