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合书只后批,天才物望都无那。
治乱悠悠八百年,人隆偶聚散亦遄。
兵火水土不随劫,端使米老铺案间。
我生辛卯两丙运,今岁步辛月亦然。
丙申时宜辛丑日,此帖忽至庸非天。
临风浩思王仲宝,江南宰相只谢安。
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
子敬合书只后批,天才物望都无那。
治乱悠悠八百年,人隆偶聚散亦遄。
兵火水土不随劫,端使米老铺案间。
我生辛卯两丙运,今岁步辛月亦然。
丙申时宜辛丑日,此帖忽至庸非天。
临风浩思王仲宝,江南宰相只谢安。
【注释】:
- 子敬:指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 合书只后批:把书信放在后面批注。
- 天才物望都无那:才华横溢的文才与名望都没有了。
- 人隆偶聚散亦遄:人的盛衰就像偶然聚集又突然分散一样。
- 兵火水土不随劫:战争的烽火、水灾等自然灾害不会随着灾难一起发生。
- 米老:指米芾,字元章,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有“米颠”之称。
- 江南宰相只谢安:“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曾任扬州刺史,后来迁任豫州、豫州刺史,在南京担任过镇西大将军、中军将军等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两句提到王献之的书法才能与名声,但随后以“治乱悠悠八百年,人隆偶聚散亦遄”表达出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暗示着即使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接着三句则通过“兵火水土不随劫,端使米老铺案间”来说明战争和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暗喻着即使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也有像米芾这样的文人能够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
最后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历史人物,通过对“王仲宝”和“谢安”两位历史名人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