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药砭难,绵绵相忆劝加餐。
击奸曾藉青萍剑,报德惭无白玉盘。
树槚未成年岁暮,枯桑犹在海风寒。
平生书至将盈箧,泪洒长笺不忍看。

【注释】

  1. 挽山房先生:即《挽山房先生文》一文。文中说:“呜呼!吾师山房先生,以大耋之年,抱此衰疾,卧于病榻。余尝过从论学,今将别矣。”
  2. 膏肓(ɡuānɡhuāng):古称心尖上的部位为“膏”,心脏的下部为“肓”,在胸与膈之间。比喻病重或罪恶极深不可救药。
  3. 绵(mián)相忆:形容彼此思念之情。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4. 青萍剑:古代传说中用青萍作成的宝剑。击奸曾藉青萍剑:意指过去曾经仗剑诛除奸邪之人。
  5. 白玉盘:比喻高官厚禄。报德惭无白玉盘:意指惭愧自己没有能力报答恩德的人。
  6. 树槚(jiǎo)未成年岁暮:语出《论语·子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木想要安静下来,但是狂风不止;子女想好好奉养父母,但是父母已经去世了。这里指树尚未成年,但已到岁暮;桑叶虽然枯黄,但仍有寒风袭来。
  7. 平生书至将盈箧(qiè):意为平生书信积累到满箱的程度。
  8. 泪洒长笺不忍看:意指看到书信时,泪水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山房先生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病入膏肓药砭难”,直截了当地描绘了先生因病痛折磨得体无完肤,即使有良方妙药也难以治愈的情景,展现了先生病情的严重性和生命的脆弱性。

第二句“绵绵相忆劝加餐”,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先生深深的思念和关切之情。诗人不仅在言辞上劝勉先生要多加保重身体,注意饮食调养,还在情感上寄托了对先生的关怀和牵挂。这种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温情和敬意。

第三句“击奸曾藉青萍剑”,意指过去曾经仗剑诛除奸邪之人,暗示着先生曾经有过英勇的行为和正义的担当。这句既展示了先生的英雄形象,又体现了他的崇高品质。

第四句“报德惭无白玉盘”,则表达了诗人对先生的愧疚之情。因为未能及时回报先生的恩情,感到惭愧和内疚。这句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及时感恩并回报他人的恩惠。

第五句“树槚未成年岁暮”,意指树木尚小,还未到成熟的时候,已经到了岁末。这里比喻了先生虽未完全成年却早早离世的命运,让人感慨万分。

第六句“枯桑犹在海风寒”,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先生虽死犹存的形象。即便生命已逝,但其精神依然如枯桑般坚韧不拔,如同寒冬中的海风一般凛冽而坚定。这句既展现了先生生前的坚毅品质,又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平生书至将盈箧”,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先生书信往来的珍视和留恋。这些书信汇聚成一箱子,承载着他们的友情和回忆。这句既体现了书信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又彰显了友谊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情厚谊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