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颓波去不还,谁人能铸铁门关。
世间只有闲中福,不许忙人得自闲。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九成,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对时事多有感慨。这首《寄邵琴山》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
逐句释义:
- “百岁颓波去不还”:百岁的岁月像流水般逝去,无法返回。这里的“颓波”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流水般不可挽留。
- “谁人能铸铁门关”:谁能阻止时间的流逝,关闭这扇通往死亡的大门呢?这里的“铁门关”象征着生命终点的必然性,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 “世间只有闲中福”:在世间,只有那些能够享受悠闲时光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里的“闲中福”强调了生活中真正幸福的来源。
- “不许忙人得自闲”:忙碌的人无法获得真正的闲暇,因为他们的生活被工作或其他事务所占据,无法摆脱这些束缚。这里的“自闲”指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译文:
百年如水逝,时光不停留。谁人能阻挡,命运之终局。生与死轮回,唯有闲中寻。忙人无空闲,内心不得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深刻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首句“百岁颓波去不还”,用时间流逝的比喻,揭示了生命的易逝,让人深思。第二句“谁能铸铁门关”,则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我们是否有能力或权利去改变这一自然规律。接着,作者指出“世间只有闲中福”,强调了只有在闲适自在的状态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最后,“不许忙人得自闲”表达了忙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放下一切,才能达到心灵的宁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哲理的探讨,传达了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