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南山石,上有孤生竹。
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
卷耳不盈筐,绿刍不盈掬。
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
【注释】
南山石:指高大的山峰。孤生竹:独自生长的竹子。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扎根于任何土地,都感到满足。卷耳(juàn ěr):一种植物,茎上长着卷曲的叶子像耳朵,故称“卷耳”。绿刍(chú):青草。刍,草本植物。采采:形容采摘的样子。媚幽独:取悦于幽静而孤独的人。
【赏析】
《上崔中丞古意二首》选自《全唐诗》。崔颢(hào),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42~756年)末进士及第,官至司勋员外郎。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南山上的岩石为题,借景抒情,托物寄怀。作者通过对南山岩石的描写,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闲适的心境。
前两句写岩石。“岩岩”是山高巍峨的意思;“南山石”,指高大的山峰。这一句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山石的高峻、挺拔和坚实。“上有孤生竹”一句则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山石上的孤竹,虽在高耸的山石上,却并不因为环境恶劣就不去攀援。“孤生竹”三字,既写出了竹子的清高,又写出了它对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两句是对“孤生竹”的具体描写,进一步写出了竹子的坚韧和不随波逐流的特点。“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是说不管生长在什么地方,竹子都能扎根生长,表现出了它的适应力强和顽强的生命力。“结根”与“结发”谐音,所以“结根”就是“结发”的另一种说法。“结根不择地”即指女子嫁夫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成家。“天地聊自足”是指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安身立命。这里也暗含了一个典故。《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人据此把男女婚嫁比作“采薇”,用“薇”来象征女子出嫁。这里的“天地聊自足”即是指女子嫁夫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成家。
后四句写卷耳和绿刍。卷耳,是一种植物,茎上长着卷曲的叶子像耳朵,故称“卷耳”。《诗经·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瑟鼓琴,笙磬合鸣。我有旨酒,将以迎宾。酌彼兕觥,言至于醉。让我友其兄,迫交膝。迫遇其右,执辔授驱。两骖并驰,左右骑之。饮酣之后,或求清宫。朝罢归,于左修兮。王沥酒兮,维其燕仪”等句,其中的“卷耳”(即“卷耳菜”)就是这种植物。这里用“卷耳不盈筐”来形容其茂盛。“绿刍不盈掬”则是指青草长得很多,装满了一捧。“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的意思是希望人们不要采摘这些植物,让它们保留下来给那些孤寂的人看。这四句是全诗的最后一笔,也是点睛之笔。通过写卷耳和绿刍,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岩石、孤竹、卷耳和绿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