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为客暮秋归,一檐轻囊半是诗。
试问客情何处恶,五更孤店酒醒时。
注释:
初秋时节我客居他乡,到秋天的傍晚才回到家乡。
一檐下挂着轻囊一半是诗句。
试问客人的心情哪里会不好?在五更天时,孤零零的旅店中酒醒了之后。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当时诗人在长安做官,已经度过了三年。三年之中,宦海风波迭起,仕途坎坷不平,诗人内心苦闷不堪。这首诗写诗人在异乡过中秋的情景。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身份:初秋时节为客,到秋天的傍晚才回到家乡。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身份,为下文写自己思乡之情作了铺垫。第三句“一檐轻囊半是诗”,写诗人身居客栈,闲来无事,随手写下几首诗词挂在屋檐上,以此消遣。这里用“一檐”“半是诗”来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既写出了他生活的窘迫,也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态度——既然身在此地,不如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最后两句“试问客情何处恶,五更孤店酒醒时”,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诗人在异乡过节,本已感到孤独寂寞,再加上酒醉醒来,更是倍感凄凉。但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情绪中,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它。“试问客情何处恶”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坦然与乐观。
此诗写得含蓄蕴藉、意境深远、风格苍劲。全诗通过描写诗人过节的情景,抒发了身处他乡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