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踪难纪载,著句欠旁搜。
四万八千岁,五城十二楼。
近疑连绛阙,远想接沧洲。
招隐仙翁意,吾簪此可投。

【注释】

遗踪难纪载:遗留下的踪迹难以记载。著句:写诗作句。旁搜:广泛搜集资料。四万八千岁:四千八百年。五城十二楼:指天上的五座星宿名,即五车、六甲、七星、天囷、天昂,加上北斗,共十二颗星。近疑连绛阙:近处怀疑是连着紫禁城。远想接沧洲:远处想象是连接着沧海之滨。沧洲:泛指大海,也指大海边的岛屿。招隐仙翁意:寄托着隐居山林的志向。簪:古代的一种头饰。此:指这首《大华山》诗。可投:可以赠送给某人。

【赏析】

这首诗以“招隐”二字为题,诗人在描绘大华山时,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遗踪难纪载”,意为大华山的遗迹难以记录。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大华山历史的了解程度不够,又表达了他对大华山美景的向往之情。

颔联“四万八千岁,五城十二楼”,描述了大华山的悠久历史和壮丽景观。其中,“四万八千岁”指的是大华山的山龄,而“五城十二楼”则是指大华山上的众多山峰和楼阁。这些词汇的使用,既展示了大华山的宏伟壮观,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近疑连绛阙,远想接沧洲”,进一步描绘了大华山的地理位置和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近疑连绛阙”表达了诗人对大华山与紫禁城之间距离的想象,而“远想接沧洲”则表达了诗人对大华山与海边岛屿之间的连接感。这两句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大华山地理位置的观察,又展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尾联“招隐仙翁意,吾簪此可投”,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招隐仙翁意”指的是诗人渴望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而“吾簪此可投”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隐居之意寄托于这首《大华山》诗中,将其赠送给他人。这两句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整首诗以大华山为背景,通过对其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读来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