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登十里坛,望极千里眼。
天近风转清,地高日难晚。
禽声自圆熟,山色真平远。
再来除荆棘,踏月归路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语言的能力。首先,要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然后,明确诗句在诗中的位置和作用,这是分析诗句内容的基础;接着,要逐字逐句分析诗句,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能更好的把握诗句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赏析“再来除荆棘,踏月归路稳”两句诗。

“再来除荆棘”,是说诗人决心重来。“除荆棘”是说要铲除一切阻碍自己的不利因素。“再来”二字点出主题,表明作者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又暗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深刻体验。“踏月归路稳”,意思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诗人沿着山间小路稳健地走回家去。“稳”字写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轻松愉悦。此句也暗含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

【答案】

译文:

登上高峰山,快意极了,放眼望去极目千里。

天近风转清,地高日难晚。

禽声自圆熟,山色真平远。

再来除荆棘,踏月归路稳。

注释:①坛(tán):指登临之台。②望极千里眼:形容眼界宽广。③风转清:风势变轻。④地高日难晚:地势高,太阳难以落山。⑤禽声自圆熟,禽鸟的叫声自然和谐;山色真平远:山色平正深远。⑥荆棘:丛生的带刺的草木。⑦踏月归路稳:踏着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踏实安稳。赏析:

这首诗写登高峰山观景的感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首联描绘诗人登山所见,通过“望极千里眼”“天近风转清”“地高日难晚”等词语描写了一幅高山远景图。“天近”二字,把人的视野引向天空;“风转清”三字,则把人的视线引向大地,而后者似乎更加引人入胜。“望极千里眼”一句,既表现出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又为下文抒怀作张本。

次联由上文的观景转向抒情,“禽声自圆熟,山色真平远”两句,诗人以鸟语花香衬托心境的平静与安宁,以山色平远暗示自己心态的平和与从容。

尾联写诗人再次登高,并已消除了心中的荆棘,他信心满满地踏上月色照亮的道路,心中充满自信和喜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