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见先几炳蔡蓍,艰难国事虑阽危。
龟山如用救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
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
门生老病丹心折,伫立空山有所思。

【注释】

  1. 识见先几炳蔡蓍:意思是说,蔡襄的见识和才能已经显现。炳,光明;蓍,一种古代占卜用的草。
  2. 艰难国事虑阽危: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我担心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3. 龟山如用救得半:如果龟山能够拯救一半,就说明我的主张是正确的。
  4. 君实未亡犹可为:你(指苏轼)没有死,仍然有希望挽救时局。
  5. 人渺江涛已如此:人的渺小如同江上的波浪一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6. 公骑箕尾欲何之:你的离去就像星宿中的箕和尾一样,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7. 门生老病丹心折:门生们年老体弱,忠心耿耿却力不从心。
  8. 伫立空山有所思:独自站立在空山之中,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

【赏析】
这是一首哀悼苏轼之作。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惠州、儋州。这首诗作于他离开黄州的途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不幸遭遇的哀痛之情。

首句“识见先几炳蔡蓍”,是说蔡襄的见识和才能已经显现。炳,光明;蓍,一种古代占卜用的草。这句话表明,蔡襄已经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了他的才智和魄力,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第二句“艰难国事虑阽危”,则是说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我担心会陷入危险的境地。阽,临近;危,危险。这句话表明,作者对于国家的形势非常担忧,认为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

第三句“龟山如用救得半”,是说如果龟山能够拯救一半,就说明我的主张是正确的。这里的龟山可能指的是苏轼曾经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或者政策,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期望。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苏轼不幸遭遇的描述。第四句“君实未亡犹可为”,是说你没有死,仍然有希望挽救时局。这句话表明,作者虽然对苏轼的遭遇感到悲痛,但也相信他还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五句“人渺江涛已如此”,是说人的渺小如同江上的波浪一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对朋友们遭遇不幸的同情。

第六句“公骑箕尾欲何之”,是说你的离去就像星宿中的箕和尾一样,不知道要到哪里去。箕和尾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座,这里用来比喻苏轼离去后的命运难以预料。

第七句“门生老病丹心折”,是说门生们年老体弱,忠心耿耿却力不从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门生的关心和忧虑,也表达了对他们忠诚精神的赞美。

最后一句“伫立空山有所思”,是说独自站立在空山之中,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空山,形容山势高峻、人迹罕至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孤独和沉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也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的哀悼和对他不幸遭遇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