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载辛勤有此堂,芝峰直面丽谯傍。
千章山木朝烟合,百尺楼阴夜月凉。
物我本于仁上一,居诸偏向静中长。
衰年烛武知何用,空有忧时两鬓霜。
《呈徐知院题意一堂》赏析
在宋诗的浩瀚星河中,吴势卿的《呈徐知院题意一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作是宋代诗人吴势卿所创作,其内容如下:
“几载辛勤有此堂”,诗人以“辛勤”二字开篇,表达了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这种不懈追求的精神,使得诗人能够在自然的怀抱中筑起自己的居所——“此堂”。
“芝峰直面丽谯傍”。在这里,作者描绘了山峦峻拔,直插云霄的景象,而“丽谯”(即城楼上的鼓楼)则位于其旁,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细致入微。
“千章山木朝烟合”,诗人通过对树木生长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百尺楼阴夜月凉”则进一步衬托出夜晚的清幽,月光下的楼阁更显得宁静致远。这两句诗不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物我本于仁上一,居诸偏向静中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他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仁爱之心,而居住其中的人应当更多地去感受和理解这种仁爱,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长久。
尽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他也不免感到了岁月无情:“衰年烛武知何用,空有忧时两鬓霜。”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虽然他曾为社会作出过贡献,但最终只能感叹自己已老,无力改变时代的动荡。
吴势卿的《呈徐知院题意一堂》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人生哲学的佳作,也是对生命价值和社会担当的一种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