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浸竹冷娟娟,想象嫦娥能少年。
万事只堪搔短发,一杯不拟问高天。
骎骎夜色投书幌,的的心期在钓船。
可笑薄云工料理,何曾遮却一分圆。

【注释】

  1. 次韵彦博: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和韵之作,以诗的形式回应了好友范成大使君的《中秋不见月》。
  2. 竹冷娟娟:竹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珍珠一般。
  3. 想象嫦娥能少年:想象中嫦娥能够年轻如少年。
  4. 万事只堪搔短发:一切的事情只能让我用剪刀剪短头发。
  5. 一杯不拟问高天:一杯酒也不打算向天空询问什么。
  6. 骎骎夜色投书幌:夜色渐浓时,我仍在书房里读书。
  7. 的的心期在钓船:我的心思全都寄托在钓鱼的小船上。
  8. 薄云工料理:薄云好像在精心地整理着什么。
  9. 何曾遮却一分圆:月亮怎么会被薄云遮住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对好友范成大使君中秋节不见月的和韵之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露华浸竹冷娟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露珠如同珍珠般洒落在竹叶上,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清雅。这句诗通过对月光下露珠的描写,为下文的思绪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句“想象嫦娥能少年”,诗人通过想象嫦娥能够回到少年时期,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向往。这里的“嫦娥”不仅是一个神话人物,更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

第三句“万事只堪搔短发”和第四句“一杯不拟问高天”,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只能通过简单的动作来缓解内心的压力。这种表达方式既真实又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第五、六句“骎骎夜色投书幌,的的心期在钓船”,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夜晚的书房。他在那里读书、写作,试图用知识和智慧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而他的心事则寄托在钓鱼的小船上,那里充满了宁静与自由的氛围。

最后两句“薄云工料理,何曾遮却一分圆”,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诗人认为,无论多么微弱的云朵,都无法阻挡月亮的光芒。这既是对自己情感的肯定,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下的景致进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