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黄尘涴客裾,随人亦恐到茅庐。
朝朝山色供凭槛,夜夜溪声伴读书。
可要功名惊宇宙,分知骨相合樵渔。
晚来小艇冲烟出,江上有人争卖鱼。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田园山水诗。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诗人的情怀与志趣。
前四句描绘了作者在黄尘滚滚的九陌上行走时的情景,后四句则描绘了作者夜读时的所见所闻。“九陌”,指京城长安的官街。“涴客裾”指尘土污损了诗人的衣服。“随人亦恐到茅庐”,指随从的人也害怕到山野中去住茅庐。“朝朝山色供凭槛”,指每天看到山景可以依靠栏杆欣赏。“夜夜溪声伴读书”,指每晚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陪伴着读书。
尾联两句写诗人胸怀壮志,不慕功名,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同时表明自己愿意像樵夫渔翁那样过着朴素的生活,过一种清闲、恬淡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分知骨相合樵渔”,意思是说:我深知这样的骨格与渔樵之人相合。
【答案】
九陌黄尘涴客裾(黄色的尘土弄脏了客人的衣襟)
①随人亦恐到茅庐:随从的人也害怕到山野中去住茅庐。②朝朝山色供凭槛
(每天看到的山景可以依靠栏杆欣赏)。③夜夜溪声伴读书(每晚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陪伴着读书)。
可要功名惊宇宙(你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功名),分知骨相合樵渔(我深知这样的骨格与渔樵之人相合)。
赏析:
此作为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诗人初游江宁时所作,表现了当时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