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山前倾盖时,再岁通家同骨肉。
紫岩楼畔又从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别来每恨无见日,要见夙缘偿未足。
公来临邛弄鸣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移将远期为近期,天遣从公恐不速。
尺书日夜苦相换,何止已多如笋束。
淹留自春竟徂冬,出门如物絷两脚。
一朝决去水赴壑,梦魂先到鹤山侧。
下车一见开两眼,喜色分时破愁颊。
约我不来公即来,一日不见公不乐。
将闲文书猛拨置,唤好朋友细款曲。
疾邪愤世时抵掌,怅往悲今忽颦蹙。
狂吞壮饮无空樽,长句短章几满轴。
尊贤下士公盛德,忘义忘年吾敢辱。
百年四海几知己,为公悲歌起衰俗。
明朝翩翩随社燕,欲去暂留情最恶。
黄花满头约重来,闻说床头酒方熟。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别临邛知县李允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周公山前倾盖时:周公,即周公旦,古代周朝的重要政治人物。倾盖,指两人相遇时,车盖相触,比喻彼此认识或交往。这里指的是与李允成的初次见面。
- 再岁通家同骨肉:再次遇到,意味着与李有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通家,指两家互通婚姻,泛指关系亲密。
- 紫岩楼畔又从容:紫岩,是福建武夷山的一个地名,这里指李允成的住所。从容,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
- 四方上下如相逐:四方上下,表示广泛的地方;如相逐,形容像在追逐一样紧密。
- 要见夙缘偿未足:夙缘,旧有的缘分;偿,补足。这句话表达了想要弥补过去的遗憾。
- 公来临邛弄鸣琴,一官季氏仍寮末:临邛,古地名,位于今属四川省。季氏,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寮,原意为小屋,此处指小官位。
- 移将远期为近期:将远期视为近期。
- 天遣从公恐不速:天意让我跟随你,恐怕我来得太快。
- 尺书日夜苦相换:书信,指诗稿。尺书,形容书信很长,日夜交换,形容频繁地写信。
- 淹留自春竟徂冬:淹留,停留。徂,到。从春天到冬天。
- 出门如物絷两脚:比喻被各种事务缠身,无法脱身。
- 一朝决去水赴壑:一朝,突然;决去,放弃;水赴壑,比喻彻底断绝关系。
- 梦魂先到鹤山侧:梦魂,指梦中的灵魂。鹤山,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种象征。
- 下车一见开两眼:下车,指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一见,看见。
- 喜色分时破愁颊:喜色,笑容;破愁颊,形容笑容化解了脸上的忧愁。
- 约我不来公即来,一日不见公不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来我这里,我就去你那里;一天不见你,我就不快乐。
- 将闲文书猛拨置:将闲文书,指处理一些不太紧急的工作或事务。猛拨置,猛烈地处理这些事情。
- 唤好朋友细款曲:唤好,指邀请或呼唤;朋友,这里指亲近的人;细款曲,详细交谈。
- 疾邪愤世时抵掌:疾邪,痛恨邪恶;愤世,对社会不满。时抵掌,形容激烈地辩论。
- 怅往悲今忽颦蹙:怅往,感叹过去;悲今,悲伤现在;忽颦蹙,形容突然皱起眉头。
- 狂吞壮饮无空樽:狂吞,豪饮;壮饮,大吃特吃;空樽,空的酒樽。
- 长句短章几满轴:长句,长的诗歌;短章,短的诗歌。满轴,装满了书轴。
- 尊贤下士公盛德:尊贤,尊重贤人;下士,对普通人的谦称;公盛德,你的品德高尚。
- 忘义忘年吾敢辱:忘义,忘记了世俗的礼节和规矩;忘年,忘记了年龄差距;吾敢辱,我不敢以晚辈自居;公盛德,你的品德高尚。
- 百年四海几知己:百年,一生的时间;四海,天下各地;知己,知心的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生中能遇到几个知心的朋友?
- 为公悲歌起衰俗:为公,为你;起衰俗,改变颓废的社会风气。
- 明朝翩翩随社燕:明朝,明天;翩翩,轻快的样子;社燕,燕子归巢;随社燕,跟随燕子一起飞走。这句话的意思是,明天我要离开这里,就像燕子跟着社日飞走一样。
- 欲去暂留情最恶:欲去,想要离开;暂留,暂时留下;情最恶,感情最复杂。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即将离开,但内心却感到痛苦无比。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任四川嘉定县令期间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别临邛知县李允成”为题,通过描绘与李允成分别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李的深厚感情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首联“周公山前倾盖时,再岁通家同骨肉”描绘了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强调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长期交往的关系。
颔联“紫岩楼畔又从容,四方上下如相逐”描述了两人在紫岩楼畔的悠闲生活和相互追随的情景。
颈联“别来每恨无见日,要见夙缘偿未足”表达了陆游对未能与李见面的遗憾和对夙愿未能实现的无奈。
尾联“明朝翩翩随社燕,欲去暂留情最恶”描绘了陆游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内心的纠结。
整首诗通过对两人交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陆游对李允成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