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职方究区域,江汉滔滔纪南国。
厥田上上盖名壤,其人落落亦代出。
卧龙伟烈雄鼎峙,雏凤英称冠簪盍。
岘山风流亘千祀,鹿门隐概轻九牧。
地灵不与人存亡,王脉依然钟杰特。
先生后出掩前哲,天公着手自斫削。
如入宗庙识彝鼎,如开武库见矛㦸。
早以命士战群士,不怯小敌勇大敌。
三年博士嗟洄沉,一等巍科登岌嶪。
铜符千里小游戏,瑞节三川遍扬历。
欲歌德业愧蜩聒,妄觇设施叹蠡测。
爱民如儿吏不扰,以身为律人自服。
恩波春醲疲瘵苏,美最飙驰冕旒彻。
赐环成命众听耸,总计优除群论咽。
公止一方为福星,公归天下作膏泽。
一方天下有大小,公则不校我所惜。
周公居东逾岁月,东人愿留惜不发。
西人衮舄待公归,鸿飞遵渚歌九罭。
君子所至民父母,在此无恶彼无斁。
《公归行送王显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七个字。
【注释】
- 职方:古代掌管土地的官,即地方长官。究:探究,考察。区域:地域。江汉:长江和汉江。滔滔:水流湍急的样子。纪南国:指楚国。盖名壤:肥沃的土地。
- 厥田上上盖名壤:这一片土地是最肥沃的。厥:其,那。上上:最上等。盖:同“概”,概算。
- 落落:形容人有才华。亦:也。代出:历代都有杰出人物出现。
- 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以智谋著称。伟烈:伟大的功绩,这里指他的雄才大略。鼎峙:三足鼎立,比喻三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雏凤:幼年而美的凤凰。英称冠簪盍(hé):英姿出众,可以与簪冠相比。盍:语气词,无实义。
- 岘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山上有古迹岘山寺,为东汉末年刘备屯兵处。风流亘千祀:风流千古流传。鹿门隐概:指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故事。轻九牧:轻视天下诸侯。
- 地灵:指当地人民。不与人存亡:不会因为人的得失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王脉:王气或帝王之脉。钟杰特:钟爱英才。
- 先生后出掩前哲:先生之后出现的人才掩盖了之前所有的英才。掩:遮盖。
- 天公着手自斫削:上天亲自动手,自己削去多余的部分。斫(zhuó)削:削减。
- 如入宗庙识彝鼎:就像进入太庙里认识礼器一样。彝鼎:古代祭祀时的祭器,借指朝廷大臣。
- 如开武库见矛㦸(wěi):就像打开武库见到兵器一样。武库:存放兵器的地方。矛㦸:兵器一类。
- 早以命士战群士:早就任命武士去战斗其他武士。命士:指武士、将领。
- 不怯小敌勇大敌:不畏小敌,敢于面对强敌。
- 三年博士嗟洄沉:三年担任博士,感慨自己的沉沦。
- 一等巍科登岌嶪(jù kē):一等高第,荣升高位。巍科:极高的科举考试等级。
- 铜符千里小游戏:铜符象征身份,千里之内的小游戏。
- 瑞节三川遍扬历:瑞节,祥瑞的节令;扬历,传播四方。
- 欲歌德业愧蜩聒(tiáo guō):想要歌颂自己的美德事业,惭愧于被蝉鸣声打扰。蜩(tiáo)聒:蝉鸣声嘈杂。
- 妄觇(chān)设施叹蠡测:随意窥视别人的措施并感叹自己的见识浅薄。觇(chān):看,窥探。蠡测:比喻见识浅陋。
- 爱民如儿吏不扰:爱护人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百姓不遭扰害。吏不扰:官吏不骚扰百姓。
- 恩波春醲疲瘵(zhì)苏:恩泽如同春雨滋润大地,使百姓疲劳的病症得以解除。
- 美最飙驰冕旒彻:美事达到极点,皇上也为之感动至深。飙驰:疾驰,快速前进。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的冠饰,用玉制成各种形状,下垂到两侧。
- 赐环成命众听耸:得到回京复职的机会,大家都非常惊讶。
- 总计优除群论咽:总结大家的议论,大家无不感到心悦诚服。
- 公止一方为福星:公,指王显谟。公止一方:在一个地方安居下来,成为一方百姓的福星。
- 公归天下作膏泽:公,指王显谟。归天下作膏泽:回到天下造福民众。
- 一方天下有大小,公则不校我所惜:一方有大有小的地方,王显谟却不在意我的存在与否。
- 周公居东逾岁月:周公曾经在东方居住了很长时间。
- 东人愿留惜不发:当地人愿意留住他,不忍心让他离去。
- 西人衮舄待公归:西边的人穿着礼服等候您回来。衮舄(gǔn xì):古代的一种礼服。
- 鸿飞遵渚歌九罭(fú):鸿鸟飞翔在遵渚之上,歌唱着美好的歌曲,九罭(fú)就是大网。
- 君子所至民父母,在此无恶彼无斁(yì):君子所到之处,都是百姓的父母,在这里没有厌恶的人,那里没有不愉快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显谟所作的送别词,表现了对王显谟才华的赞赏及对其归乡的祝愿和期待。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