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叶寒陂收晓镜,萧萧独伴黄芦暝。
自同香草入骚吟,不羡玉台春压鬓。
三四凫雏傍母眠,尽付与秋秋亦领。
更看细雨出鱼儿,江上老翁渔未竟。

这首诗的译文是:

菱叶在寒水中,清晨收镜,独自伴着黄芦。

如同香草入骚吟,不羡慕玉台春压鬓。

三四个小鸭雏,傍着母鸭眠,都交给秋天。

看那鱼儿出细雨中,渔翁在江上未完成。

注释:德茂: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修与梅尧臣齐名,世称“欧梅”。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被后世誉为“诗仙”。菱花:指菱形的镜子。萧萧:形容声音或风力等。独伴:独自伴随。香草:指香草植物。入骚吟:被《离骚》等诗歌所收录。不羡:不羡慕。玉台:古代妇女梳妆用的玉石制的首饰,也泛指女子的美发。春压鬓:比喻美女的秀发如春天般美丽。三四:指几。母:这里是指鸟的母亲。尽付与秋:都交给秋天。秋秋:指鸟儿,也代指秋天。领:接受、领受。更看:再看。细雨:小雨。出鱼儿:指鱼在水中游动时的样子。江上老翁渔未竟:形容老人捕鱼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以“次德茂菱花韵”为主题,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景色和生物,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

首句“菱叶寒陂收晓镜”,描述了菱叶在寒冷的水中,早上照镜子的情景。这里的“菱叶”象征着生命的力量,而“寒陂”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冷漠无情。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第二句“萧萧独伴黄芦暝”,描绘了黄芦在傍晚时分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句诗中的“萧萧”和“黄芦”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第三句“自同香草入骚吟”,诗人将菱叶比作香草,认为它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可以入《离骚》。这里的“香草”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骚吟”则代表了诗歌的魅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和场景。其中,“三四凫雏傍母眠”,描绘了小鸭子依偎在母鸭身旁的场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而“尽付与秋秋亦领”,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欣赏之情。

最后两句“更看细雨出鱼儿,江上老翁渔未竟”,则是对前面诗句的延续和发展。这里,诗人再次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江上的景色和人物。而“渔未竟”,则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关切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