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觉儒冠误,力耕已不任。
风云入书史,日月送烟林。
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
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
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
诗句释义
1 “晚觉儒冠误”: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晚年意识到,他之前过于执着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儒家学问,但这种追求最终并未带来真正的成就。
- “力耕已不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体力劳动的无力感,可能是指他在年老时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辛勤耕作。
- “风云入书史,日月送烟林”:描绘了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象,风云变幻如同书籍和历史中的篇章,而日月运行则如同烟林中树木的摇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自然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历史的感慨。
- “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庭和个人责任的深深关切。
- “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这里的“清风”象征着自由和超脱,而“寸阴”则是时间的象征。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渴望自由,但却找不到片刻安宁的时间。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矛盾。
- “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这句诗通过反复的叹息,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而“孤云生暮岑”则描绘了一幅孤独的云彩出现在山岭之上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译文
晚年才发觉儒帽是个错误,我已力不从心耕耘劳作。
风云变幻如史书典籍,日月运转如烟雾缭绕山林。
自古以来,人只有一天的寿命,作为子女,我一生忧心忡忡。
清风遍布天下,我却无处可栖息,想要寻找一片净土,却无一刻闲暇。
一次又一次地叹息,孤零零的云彩升腾到黄昏的山岭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哲学隐喻,如风云、日月、孤云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深度。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