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
宫
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
注释:
- 曲突: 比喻改变不良的风俗习惯,这里指改变饮酒的不良习惯。
- 深时虑: 深思熟虑。
- 长裾: 古代的一种服饰,这里借指衣着朴素的人。
- 无书: 没有书信来往。
- 北阙: 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这里指朝廷。
- 有意: 有意愿,有想法。
- 东周: 古国名,这里泛指东晋、东魏等朝代。
- 旷远: 高远,超脱。
- 嵇中散: 指阮籍,字嵇康,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 疏慵: 疏懒慵懒。
- 长松: 形容高大挺拔的松树。
- 风表: 风度、气度。
- 千古: 永远。
- 閟: 封闭,隔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时期人物的赞美和感慨。全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风采和精神风貌。
首句“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当时饮酒之风的不满和反思。他认为应该改变这种不良的风俗习惯,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接下来两句“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文人,如嵇康、阮籍等,都是时代的楷模,值得后人效仿。
第三句“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诗人继续赞美了历史上的一些文人雅士。他称赞阮籍的超脱、嵇康的潇洒和马援的豪放,这些都是他们各自独特的风采和气度。
最后两句“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诗人以长松为喻,表达了对古人高风亮节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那些品德高尚、气度非凡的人,如同那屹立不倒的长松,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风采和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这些文人雅士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