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游灵隐寺时所作。下面是逐句解读:
- “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
- “俗子丛中”:指的是世俗之人在人群中。
- “暂拨忙”: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纷扰。
- “团蒲”:蒲团,是僧人打坐时所用的草垫。
- “中夜拟禅房”:深夜时分,想象自己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
-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 “澜头”:指山峦的顶端。
- “岩穴”:指山中的洞穴。
- “仙都邃”:形容山水之景如同仙境一般深邃。
- “石上轩楹”:指寺庙建筑上的石头和横梁。
- “佛土香”:佛教圣地散发出的香气。
-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 “宿雨”:晚上下的雨,通常指连绵的雨。
- “秋醒客梦”:秋天的雨水让疲惫的客人重新振作。
- “霁云回日”:雨过天晴,云雾散去,太阳重现。
- “借山光”:利用山间的自然美景。
- “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
- “归涂”:回家的路上。
- “芳物”:美好的事物。
- “酬佳兴”: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白菊丹枫”:这里可能是指菊花和枫叶,象征秋天的美丽。
- “试晚妆”:尝试化妆打扮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灵隐寺的夜晚,从俗世的忙碌中抽离出来,享受宁静的修行生活。通过对山峦、岩石、佛殿等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宗教精神的向往。诗中的“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清晨,阳光透过云雾,照亮了山间的景象,为诗人带来了新的精神焕发。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