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解析】
- 偶:偶尔。阑:尽,完。欲穷幽事遍寻山:想要穷尽深山中的奥秘,到处寻找。
- 静怜:安静地喜爱。人境:人世间。鸡虫扰:琐碎之事扰乱了心境。
- 老惬:安适、舒适。僧窗:僧人居住的窗户。枕簟(diàn)闲:竹席和枕头都闲置不用。
- 十里:形容香气弥漫很远。屐齿:木屐的齿印。随:随着。秋香:秋天散发的香气。
- 四更:深夜。山月:指月亮。上帘颜:照到窗帘上来。
- 登临:登上高处。物色:景物。催诗兴:刺激诗人作诗的兴致。
- 天于我辈悭(qiān):上天对我这样的才子如此吝啬,不轻易给予灵感。悭:吝惜,不肯施舍。
【答案】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偶得清闲,遂与钱申伯游东山圣泉。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偶”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偶然相逢的欣喜之情,“一梦阑”三字写出了诗人因偶然而感到的惊喜与意外,也暗含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欲穷幽事遍寻山”,写诗人想探索深山的奇景,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静怜”三字写出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欣赏着人间的琐事,表达了诗人对纷杂世事的无奈与厌恶,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安逸。“老惬”,即老来安稳,这里指老人的心情舒畅。“僧窗”三字写诗人在僧人的居室里悠闲自得。“枕簟闲”,指竹席、草垫都闲置不用,表现了诗人的超然脱俗,寄情山水。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秋香”二字写诗人漫步在十里长廊上,闻到阵阵秋香。“随屐齿”三字写出了诗人走在长廊上,被满街的花香所吸引。“上帘颜”三字写诗人在深夜中,看到月光洒满了窗帘,使窗帘显得更加明亮。“十里”、“四更”二句,描写的是作者游览东山时所见景色,渲染了夜晚游玩的情趣。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登临”二句写诗人登上高高的山岗,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激发了作者作诗的热情。“物色”,指自然景色。“天于我辈悭”(悭:吝惜),意思是上天对像我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来说是如此吝啬,不肯轻易给我以灵感。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感情的最高潮。
赏析:
此诗为诗人与朋友钱申伯同游东山圣泉所作,抒发了他与友人游赏胜景时的愉悦心情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