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衫一着宛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
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
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
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注释】: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写给罗仲、共叔二人。罗、共,都是作者的朋友,两人都姓罗。仲、叔,是他们排行的次序。
征衫一着宛溪东:穿着征衣到了宛溪(在今浙江杭州西南)的东面。
结友何人继两龚:结交了谁作朋友呢?继承着两个前辈。龚,即“龚遂”,西汉渤海太守。他治理渤海时废除了奴婢制度,释放了奴婢为平民。
寸步相期偶胡越:彼此约定,虽然相隔千里,却要像胡人和越人那样,虽隔千里也能相互交往。
尺书不断见心胸:书信不断,可以窥见他们的胸怀。
吟边快睹推三语:吟咏之间,快意地观赏到《三字经》的内容(作者曾为儿童教《三字经》)。
吏退冥搜想二松:官吏退去之后,默默地思念那两座松树。
别后并吞几云梦:分别后,我们就像云和梦一样,被并吞掉,不知去向。
锦囊收拾付宾鸿:用锦囊把对友人的思念装起来,送给远飞的大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罗仲、共叔是好朋友,他们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会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但是,好景不长,他们因故离别。诗人以感慨万千的心情写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两位朋友的怀念之情。
首联点明题旨,写自己与罗仲、共叔的交情。诗人与罗、共二君有深厚的情谊,他们志趣相投,互相鼓励,携手前进。但好景不长,因故离别,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对二位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
第二联抒发离愁别绪。诗人与罗、共两位朋友虽已分离,但是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并未改变。诗人表示愿意和罗、共两位朋友继续交往下去。诗人表示愿意和罗、共两位朋友继续交往下去。尽管彼此之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心却紧紧相连。
第三联描绘离别时的情境。诗人说,尽管我们彼此之间相隔千里之遥,但我们的心却能彼此相通。即使我们身处异地,我们仍然可以相互交往。诗人用“胡”与“越”比喻两地相隔的远近,用“寸”和“尺”比喻两地相隔的距离。诗人用“寸步”和“尺书”来表达两地之间的距离之远,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吟边”和“吏退”来形容自己在空闲之余,常常想起远方的朋友。诗人用“推三语”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联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诗人用“吟边”和“吏退”来形容自己在空闲之余,常常想起远方的朋友。诗人用“推三语”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六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诗人用“别后”和“云梦”来形容自己与友人离别后的情景。诗人用“云梦”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诗人用“锦囊”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付宾鸿”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