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鲸破晓上崔嵬,人识仙翁第一回。
杖屦不应尘外去,旌麾早自日边来。
黑头半为忧时改,青眼唯逢胜地开。
怪底尺书频寄雁,向来交味比陈雷。
”`
次韵李伯纪丞相游贤沙凤池之作(其一)
骑鲸破晓上崔嵬,人识仙翁第一回。
【注释】:
- 骑鲸破晓:形容李伯纪丞相出行时气势非凡,如同驾鲸破晓而行。
- 崔嵬:高耸入云的山崖或高地。
- 仙翁:这里比喻李丞相,表示尊敬和赞美。
- 第一回:第一回是古人对重要事件的称呼,此处指李丞相的重要行动。
译文:
李丞相像神仙一样,清晨驾着鲸鱼破晓而行,人们认识他是因为他的第一回重要行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丞相出行时的壮丽景象和他的重要性。开头“骑鲸破晓上崔嵬”直接展现了李丞相威武的形象和他出行的壮观场面。接着“人识仙翁第一回”进一步强调了李丞相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如同仙人一般。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李丞相的敬仰之情。
(一诗终)
次韵李伯纪丞相游贤沙凤池之作(其二)
杖屦不应尘外去,旌麾早自日边来。
【注释】:
- 杖屦:古代步行用的手杖,屦是鞋,合起来为杖屦。这里用来比喻李丞相的行动。
- 尘外去:远离尘世,超然物外。
- 旌麾:古代军中指挥用的旗帜,这里指军队。
- 日边来: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来,形容迅速到来。
译文:
李丞相的行动不会受到世俗的影响,他早早地就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赶来了。
赏析:
这首诗继续描述了李丞相的风采。开头“杖屦不应尘外去”描绘了李丞相超脱世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接着“旌麾早自日边来”则进一步展现了李丞相的英勇和果断。整首诗通过描绘李丞相的不同方面,展现了他的卓越品质和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