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鴂声。
注释:
久雨:长时间的雨。带雨山云不肯明,意思是说带雨的山中云雾笼罩,使得天空显得阴暗不明。草泥封径断人行:草丛中的泥土被雨水填满,使得道路变得难以通行。竹林纵有鸟飞路:即使竹树林中有鸟儿在飞翔,但由于泥泞和雨水的影响,鸟儿也无法正常飞行。十日不闻鶗鴂声:连续十天没有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译文:
带雨的山中云雾笼罩,使得天空显得阴暗不明;草丛中的泥土被雨水填满,使得道路变得难以通行;即使竹树林中有鸟儿在飞翔,但由于泥泞和雨水的影响,鸟儿也无法正常飞行;连续十天没有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久雨天气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雨中的世界。诗中的“久雨”一词,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连绵不绝雨季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带雨山云不肯明”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雨天的景色,山中云雾蒙蒙,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和敏锐观察力。次句“草泥封径断人行”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道路的影响,使得行人难以通行,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
第三句“竹林纵有鸟飞路”和第四句“十日不闻鶗鴂声”则是对诗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尽管竹林中有鸟儿在飞翔,但由于泥泞和雨水的影响,鸟儿无法正常飞行;而连续十天没有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更是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透露出他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久雨天气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