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重一网中,澄溪上下见天容。
不知万丈寒光底,却到青冥是几重。
诗句一:“万境全归一瞬中”- 这句诗意味着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在瞬间之中,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宇宙的浩瀚。
- 在李弥逊的诗作《月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中,通过“万境全归一瞬中”,诗人表达了对世界万象皆在一瞬间展现的感慨,体现了其对人生、宇宙无常的深刻理解。
- “山河日月尽含容”
- 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壮丽景色的敬畏之情。
- 结合“若将明暗分迷悟”,诗人通过对比光明与黑暗、迷惑与觉悟,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们在面对这复杂世界时所应持有的平和心态。
- “公案从今又一重”
- 这里的“公案”,指的是佛教中的哲理或问题,暗示着诗人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重新审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状态的认识,从而感到一种新的觉醒或顿悟。
- 整体来看,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
译文:
在月光洒落在德甫的宴会上所作的次韵诗
万境归为一瞬,山河日月都包容在其中。
如果把光明和黑暗分辨开,迷惑和觉悟又会有多重?
现在从新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注释:
- 万境: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和状态。
- 归一瞬中:比喻时间短暂,一切事物都在瞬息之间发生和消逝。
- 山河日月:自然界的各种景象,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 含容:包容、包含。
- 迷悟:迷惑与觉悟,这里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 公案:佛家用语,指修行者面临的哲学问题或道德困境。
- 又一重:表示一种超越或深化。
- 明月光中:月光照耀下的美景。
- 信笔:随意书写,不拘形式。
- 澄溪桥头春睡起:描绘诗人在澄溪桥头醒来的情景,春天的夜晚,被微风轻轻吹醒,感受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桃萼犹沾未尽红:描述桃花残存的花瓣,尚未完全凋零,依然保持着鲜艳的红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愁绝小湖山畔路:形容诗人在小湖边行走时的心情忧郁,可能是因为某种失落或哀愁。
- 同云疏雨晚蒙蒙:描绘天空中云朵稀疏,细雨纷纷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 太平镇:位于重庆市垫江县西北部的一个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镇内有多处古迹和风景名胜,是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 澄溪镇:隶属于重庆市垫江县的一个重要乡镇,以其清澈见底的澄溪水而闻名,是一个充满绿色生态环境的美丽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