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底急,路转乃尔长。
舆肩憩清荫,屐齿寻幽芳。
突兀见古殿,委蛇度飞梁。
馀红点涧色,新丝浮岩光。
人径出鸟道,僧居俨蜂房。
前山去未了,后骑低可望。
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
径催文字饮,稍近花草香。
语味写素隐,诗工发深藏。
湛辈欣有得,折杨愧成章。
【注释】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这是作者应叶观文之请,重赋游览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次韵:这是第一首,所以叫“次韵”。
山行有底急:山路崎岖不平。
路转乃尔长:道路弯曲曲折,因而很长。
舆肩(yú jiān)憩清荫:车子停驻在清凉树荫之下。
屐齿寻幽芳:用木屐踏着寻找芳香的花。
突兀见古殿:忽然间看见一座古老的宫殿。
委蛇度飞梁:缓缓地走过一座飞桥似的桥梁。
馀红点涧色,新丝浮岩光:山涧中残留的红色映照在岩石上,好像一条条细丝浮动着。
人径出鸟道,僧居俨蜂房:行人走出像鸟一样的小道,僧人居住的房屋宛如蜂房。
前山去未了,后骑低可望:前面的山还没有走完,后面的骑者已经可以远远地看见了。
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感到格外亲切;偶然遇见异乡人,也就忘记他的不同地方。
径催文字饮,稍近花草香:《庄子·秋水篇》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里用它来比喻作者写诗作文章时的心情。
语味写素隐:指诗文中的意境清新而含蓄深远。
诗工发深藏:指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感情。
湛辈欣有得,折扬愧成章:湛辈,泛指文人墨客。折杨,《诗经·郑风》中有“折杨皇荂”一句,后来用“折杨”代称美女。这里用它来比喻文人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叶观文之请,重赋游览灵源桃花二洞之作。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人生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山行有底急,路转乃尔长”,写出了山路的崎岖曲折。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心情急切地想要到达目的地,但山路弯弯曲曲,漫长而艰难。这种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颔联“舆肩憩清荫,屐齿寻幽芳”,描绘了诗人在山路上休息的场景。诗人乘坐着车子,来到了一片清凉的树下休息,然后用木屐探寻着山中的芬芳花。这一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了诗人的艰辛和喜悦。
颈联“突兀见古殿,委蛇度飞梁”,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忽然之间,一座古老的宫殿出现在了眼前;接着,他又走过了一条飞桥般的桥梁。这一景象让人惊叹不已,也为下文的展开铺垫了基础。
尾联“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在这里,诗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到非常亲切;同时,偶尔遇到异乡人,也忘记了彼此的陌生。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异乡人的宽容。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感情色彩。通过对山水、人物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