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篱落枕溪流,岸竹攲斜系小舟。
一段黄云粳稻熟,牧儿腰笛倒骑牛。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结合诗歌内容、手法和主题来分析,注意从意象特点、情感基调、意境营造等角度进行赏析。

“晚投大云峰”,交代了诗人的游踪和时间。傍晚时分,诗人登上高山,远眺群山连绵,山峰苍茫,白云缭绕,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山根篱落枕溪流,岸竹欹斜系小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风光画。诗人在山顶俯瞰群山,那山根处的矮树篱笆像床铺一样横陈在溪边,小舟系在岸边的竹竿上,倚靠在倾斜的岸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山所见的景色:山间低矮的树篱,像一张张小床横卧在溪水旁;岸边的竹子斜靠在岸边,系着小船;船儿随着微风荡漾,好似倒挂着身子在水中漂浮。

“一段黄云粳稻熟,牧儿腰笛倒骑牛。”诗人目光转向山下,看到一片金黄色的稻田,稻穗沉甸甸地垂挂着。远处的牧童正在吹着短笛,骑着一头悠闲自在的小牛,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宁静和喜悦。这里的“一段黄云”是写景,而“牧儿腰笛倒骑牛”则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案】

晚投大云峰

山根篱落枕溪流,岸竹欹斜系小舟。

一段黄云粳稻熟,牧儿腰笛倒骑牛。

译文

黄昏时刻,我登上大云峰,放眼四望,山峦叠嶂,白云环绕。

那山脚下的矮树篱笆,像一张张小床横陈在溪边;岸边的竹子倾斜着,系着小船,小船随着微风吹起。

那一片金黄的稻田中,成熟的稻粒沉甸甸地垂挂着,牧童正吹着短笛,骑着小牛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晚秋时节登高望远,观赏风景时所引发的感慨。首联写远景,颔联写近景,颈联抒发胸中之思,尾联写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山脚、江畔、田间、村中的景物,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