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三十六青春,叹息从人只累身。
内外诸门方破碎,初终两姓却沉沦。
平生尚未谙奢泰,已病犹能强补纫。
便向夜台逢考妣,应传同气各邅迍。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 凄凉三十六青春:这句表达了对邓氏女兄逝去后的哀伤与不舍,”凄凉”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悲伤的气氛,而”三十六青春”则指女子的青春时光被剥夺。
- 关键词: 凄凉、三十六青春
- 叹息从人只累身:这里的“叹息”反映了因无法参与或理解周围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无奈和自责感。而“从人”可能表示跟随他人的行为或是命运的安排。
- 关键词: 叹息、从人、累身
- 内外诸门方破碎:描述了一个内部和外部都受到破坏的情况,可能是比喻家庭或社会关系的破裂。
- 关键词: 内外诸门、破碎
- 初终两姓却沉沦:这一句提到了“两姓”,可能是指两个家族。而“沉沦”则表示陷入了困境或不幸之中。
- 关键词: 初终、两姓、沉沦
- 平生尚未谙奢泰:这里“奢泰”可能指的是过分的奢侈或过度的追求。”平生”意味着一生或始终。
- 关键词: 平生、奢泰
- 已病犹能强补纫:尽管身体有病,但仍努力生活和工作。
- 关键词: 已病、犹能强补纫
- 便向夜台逢考妣:这里的“夜台”通常用于形容墓地,“考妣”指的是父母的牌位。此句表达在墓地见到亡故亲人的情景。
- 关键词: 夜台、考妣
- 应传同气各邅迍:这句话暗示着死者的家属将会面临各种困难或挑战。
- 关键词: 应传、同气、邅迍
译文
在这凄凉的三十六青春里,感叹自己只是徒增烦恼。
内外门庭都已破碎不堪,始末两族却依然陷入困境。
一生尚未懂得奢侈与过度追求,如今病弱之躯仍坚持劳作。
即使面对坟墓中的父母,也要坚强地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与挣扎。通过对“凄凉”、“叹息”、“破碎”等关键词的使用,诗人有效地传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助。同时,诗中的“内外诸门”和“两姓”等概念,不仅增添了文化色彩,也反映了作者对家族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此外,诗末的“夜台逢考妣”与“应传同气各邅迍”两句,更是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失去亲人间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力量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