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滞周南事可嗟,东风三度见梅花。
岩廊未引经纶手,山国频听早晚衙。
酒为忧民倾日月,诗从思退写烟霞。
宾筹更有林中士,谁及船斋太守家。
【注释】
①献陈:进献,陈述。和叔:即李和叔,字公择,北宋人。内翰:翰林学士官。周南: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事可嗟:事情令人叹息。②东风:春风。见梅花:看见梅树开的花。③岩廊:山间的廊道。未引经纶手:没有用文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能力。经纶:治理国政的才能。④山国:山里的州郡。频听早晚衙:经常听到州县官员上朝办事的差役声。⑤酒为忧民倾日月:指诗人为百姓忧愁,像太阳一样把酒倾尽。⑥诗从思退写烟霞:指诗人想辞官归隐,写下了《归去来辞》等作品。⑦宾筹:宾客的筹算。林中士:山林中的隐居者。⑧船斋:指诗人的住所,也指他的书房。⑨船斋太守家:指诗人自己的家,因为诗人曾做过杭州通判(地方官)的船斋太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和叔写给友人王元之的。李和叔因直言敢谏,多次触怒当权,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但他仍关心国家大事,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出来辅佐朝廷,以兴利除弊。王元之是他的朋友之一。王元之当时任淮南节度判官,正逢淮西战事吃紧,形势十分危急,李和叔便作此《献陈》诗给他,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自己的处境。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但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到偏远之地的遭遇及心情;后半部分则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有识之士出来辅佐朝廷,以兴利除弊。
诗的前四句先写诗人在周南被贬谪的情景。“留滞”二句说:“我滞留在周南这个地方,实在是值得叹息的。自从三度看到梅花盛开,我的心情更加忧郁。”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诗人借梅花自喻,表明了自己被贬谪的原因。
中间四句写诗人在偏远之地的所见所闻。“岩廊”二句说:“我在山间的走廊里徘徊,还没有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山里的州郡经常听到州县官员上朝办事的差役声。”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山川、道路,表现了自己被贬谪的艰难处境和孤独感。
最后四句写诗人为百姓担忧,希望能有所作为。“酒为”二句说:“我为百姓担忧,就像太阳一样把酒倾尽。我的诗歌是从思退写来的,写的是烟雾弥漫的山峰和飘渺的云霞。”这里的“忧民”,是指诗人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生活充满忧虑;“思退”,则是诗人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末四句是全诗的核心,也是作者的思想主旨所在。这两句说:“宾朋中还有像你这样的隐居者,谁能比得上你呢?我自己的家,也就是我的书房,因为我曾经担任过杭州通判的船斋太守而得名。”这里,诗人把自己比作隐居者,表达了自己不慕功名利禄,甘于清贫淡泊的思想;同时,诗人也借此来表达他对自己曾经担任过杭州通判这个官职的自豪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