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泛淡水浮浮,秋色阴时刺眼愁。
十载未成三窟计,一身长带百年忧。
逢人语笑非良味,洒面尘埃岂自由。
望见故山归不得,小栏高槛更回头。
【注释】
闲云:无心的白云,比喻飘忽无定,不受拘束。泛水:浮游于水中。
浮浮:漂浮的样子。
三窟计:指隐居生活。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当涂者耳,去就争利,乘时虚动。”
良味:好的味道,这里指良好的交往。
自由:随意的意思。
望见故山归不得:看见家乡山景,却不能回去。故山,指家乡。
小栏高槛:指家乡的高楼。
【赏析】
此诗为诗人罢官后回乡途经黄家岭,望见故乡而作。诗人在官场十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终于可以告老还乡了,然而眼前所见却使他感到失望。他看到了那片熟悉的山水,但它们已不是旧时的风光,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荒凉,于是他不禁感叹起来。
首联“闲云泛淡水浮浮,秋色阴时刺眼愁”,写眼前的景色勾起了他的忧愁。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色,心中涌起的是一种莫名的伤感。这种忧伤是来自内心的,它不是由外界的环境引起的,而是由于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颔联“十载未成三窟计,一身长带百年忧”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无奈的心情。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十年来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中,他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抱负,因此感到十分痛苦和焦虑。这种焦虑不仅仅是因为现实的困境,更因为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颈联“逢人语笑非良味,洒面尘埃岂自由”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心中的忧愁。这句诗中,诗人用“逢人语笑”来形容自己的孤独,用“洒面尘埃”来形容自己的无助。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
尾联“望见故山归不得,小栏高槛更回头”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虽然他已经回到了故乡,但是他却无法忘记自己在官场中的挫折和失败。因此,当他看到熟悉的山水时,他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整首诗以诗人自身的遭遇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助。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